不知是否受到母親為廚師的影響,我總愛自己煮東西。
其實,嚴格來說,那不能稱為做菜,充其量只是讓自己有個逃離轉角那間自助餐固定菜色的機會。
通常,我不太看食譜去煮東西,雖然我的書架上還有不少本食譜相關書籍,但對我而言,小時候對那些吃剩菜餚一熱再熱的記憶彷彿是鹽巴、味蕾上遺留的傳統客家菜味道是陳年醬油、那些瓶瓶罐罐的醬瓜醃菜就像是好油…這些印象成就了我心中的食譜。
自己對煮東西的興趣應該回溯到台中唸大學期租了一間有陽台的小套房說起。那棟住宅很大,套房很小,不過房內卻有一套實用的流理台,就像辦公室的茶水間,你總會想要在那個角落複習一下自己熟悉的味道,哪怕只是個裝滿昨晚剩菜的鐵便當盒。
週末假日,我總會去超市晃一圈,也許是買一條叫不出名的魚,或是把青椒與豆鼓像一對杯茭似的擺入購物籃。套房對面的一大片廣場在星期六夜晚總有固定的夜市,通常,我都是蹲在七樓陽台料理我的食物,透過半落地的陽台玻璃從樓上往下看,夜市裡邊走邊吃的熙嚷人群像極了搬運食物的工蟻。
不同於母親辦外燴時的大陣仗,我只是把在室內流理台切好的青菜搬到陽台,並且用那具火小到不行瓦斯爐炒菜,有時一陣風吹來,油煙就像一層保鮮膜似的貼合在我臉上,大部分時候,我那只平底鍋的蒜頭爆香味道總是強力地抵抗那來自夜市炭烤小攤的煙燻。
有時煮到一半我會想,那些逛夜市的人若抬頭不小心看到正汗流浹背在小小的陽台煮東西的我時,他們會不會覺得我何苦呢?為何不下去買現成的就好了?這些疑問,在我把所有的油煙與炊具暫時丟在外頭,獨自在那小小的空間享受豆鼓炒青椒時,得到了滿意的答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uthern77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