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所以稱為秘境,我以為應該在秘而不在境,只要是路徑不得而知或是方位不為人知,結果往往就是不得其門而入,更別說那些欲探訪的地方往往存在諸多的柵欄和鐵門,硬是把旅人的好奇心擋在外頭,這是秘,也是覓。
有人順利探訪,秘境變了記憶,有人永難探尋,秘境彷如密室,然而,那些人們口中的境地其實早就存在那裏千百萬年了,它從沒向任何人提起,這是境,也是靜。
位於惠蓀林場的北港溪便道就是這麼一座隱晦又鮮活的秘境,名稱也許聽起來不夠神秘,然而,河床便道每年隨著雨季消失又浮現,開放時間又因為河道整治工程而不定,唯有河床上那些緩緩移動的巨石佐證了季節的換移,有人每年拜訪一次,有人初訪未竟,我們一行三人何其幸運能探訪這條秘境,不再尋覓。
↑按照慣例,先來此行的3D路線圖。
↑凌晨五點從台南出發即發生插曲,正當我要從國道一號切入國道八號時,突然看見一位大叔騎著單車在國道一號上,我以為是自己眼花,確定不是幻覺之後,我也不敢突然叫他,免得他摔倒增添危險。
↑從台南到惠蓀林場約兩個半小時內可抵達,快抵達之前會經過大長路,我一直看成大長今…XD
↑雖然園區開放時間為八點,但是七點半其實已經可以入園了,買了票即可開五公里到露營區。由於入口前的鐵門前已經停了兩台車,我們只能將車停在露營區再騎單車往上。
↑從入口下到青翠橋是連續陡下坡,我們心裡想的就是現在先借,回程肯定要用力還了。
↑從「青翠橋」下滑到河床前的林道其實很美,林相豐富,奇岩陪襯,松柏環繞,去程因為在背陽面,難以看出林道的深邃。
↑回程拍的照片可清楚分辨當陽光灑下後,林道該有的深與綠模樣凸顯出來了。
↑下到河床便道後,不同於大小石塊滿布路徑上的屏東哈尤溪,因為河川引水工程的關係,路面被工程車壓的很平整,稱它為單車界的高速公路好像不為過。儘管看過不少單車客的北港溪遊記,但是照片真的看不出沿岸巨大奇岩的壯闊,真正現場目睹,才發現天高與地厚之外的立體地貌。
↑山壁和奇岩有多大往往是對比出來的,然而這裡的巨大往往搭配著很多不同的岩石造型,用單車來當比例尺肯定很適合。
↑或者用人當比例尺。
↑原本這溪水是透明帶點深藍色的,由於上游在進行引水工程,導致水不再如此清澈,水溫屬冰涼,建議可以穿涼鞋或水陸兩用鞋來感受一下十二月的清涼。
↑北港溪便道據悉沿路有6-8座大小不一的瀑布,第一座出現大約是下河床後四公里處的地方,儘管是枯水期,水量仍不小,很難想像雨季時,水量會是何等壯觀。
↑此行最大亮點之一當然是開鑿在山壁上的能高大圳,它其實是一條引水灌溉的地底水道,源頭於北港溪上游的九仙溪,全長15.53公里 ,民國54年建造,61年完工,遠遠乍看像是一條古道,當然究竟怎麼開鑿出這麼高難度的建設倒也不得不佩服先人。
↑面對嘆為觀止的壯闊峽谷若非親臨倒也難以敘述身處其中的感覺,只能盡可能的用圖像來壯大自己的記憶,延續這難以言喻的驚嘆。
↑河床便道會如此平整也是這些技術精湛的駕駛大哥的功勞。
↑不同於哈尤溪,這裡要涉水而過的地方兩三處而已。
↑象由心生,你要說它像一隻哈巴狗也無妨。
↑下到河床騎到此離已經五公里,距離此行終點的溫泉只剩3K。
↑大概是騎到這裡吧,我真正愛上北港溪的壯闊,它是如此療癒和寧靜,我不會說它是一種感動什麼的,但是,絕對會讓我們這些煩於世俗的旅人停下來半晌,然後五感得到全然的震撼或是滿足。
↑全景。
↑看見這些巨石,我想應該不是石頭很巨大,而是我們人類太渺小。
↑我和夥伴說這彩色岩面像是沒有水的哈尤溪。
↑快接近終點的左側兩道瀑布儘管水流涓細,但是因為高度夠高,而且陽光到這裡才會灑落,所以整個意境上卻是精實又磅礡。
↑看到8K的油漆標示,代表野溪溫泉也即將到達,雖然有座和河床同高的溫泉池在一旁,並冒著漂亮的溫泉花,但是可別在這邊泡湯,那整趟行程可真的就泡湯了,真正的泡湯點要繼續往前約500公尺的右上方,有人已經砌成一個可容納6-8人的小池。
↑我們三人最早抵達,當然是包場,此天然溫泉呈弱鹼性,味道像是碳酸泉,水溫約40度C,若說有什麼天人合一的感覺的話,此時應該相去不遠了。
↑沒多久,三位當地原住民年輕人來加入我們,他們是如此和善,與他們聊聊才知他們都是棒球和籃球項目的運動員,從他們言談之中可以知道他們對運動的執著以及運動傷害的後遺症,當然也聊了部落的二三事以及其他的當地的秘境,互留了聯絡方式後,我將照片寄給了他們,這又讓我有更好的理由再訪惠蓀林場了。
↑泡完湯換裝之際,巧遇南投水利會的工作人員用空拍機紀錄河道整治工程,當然也聊了他們對於越來越多遊客進到這裏的想法。
↑回程接近午間時分,陽光陸續露臉,影像也更加立體明亮了起來,同時也再複習了一次沿途的景致。
↑好的夥伴肯定讓旅程加分,關於秘境,下回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