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慢用」,遞上餐點時,人們總是這麼說著;「請慢走」,路上道別時,人們常常這樣喊著,彷彿慢下來這件事情我們一點都不習慣,於是被提醒著。
我常覺得,旅途中要讓自己慢下來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找一座山或是一條坡,那是一個就算你想快也沒有辦法的空間,只能順從自己的呼吸,然後慢慢往上,是慢也是漫。
八通關古道西段就是這樣的一個路線,它是如此熱門,短短4.3公里的約莫爬升400多公尺,您可以很快地抵雲龍瀑布,也可以慢到好好欣賞這壯闊的河谷以及前人幾近難以想像的古道開鑿技術。
於是,我用登山車慢走,小J則是用雙腳漫走,至於以下圖文,請慢用。
↑照例先來看一下今天騎乘的3D軌跡動畫。
↑出發前,南方天空不甚明朗,到了信義鄉後,天空大開,晴空綿延萬里可說是愛好山林者最大的福份。
↑耳聞「蟬說雅築」這間旅店的烤雞很美味,而且還要提前一小時訂,時間沒拿捏好,只好在旅店邊等邊賞花。至於口味嘛,個人覺得還好而已。
↑大部分人都是車停東埔吊橋的停車場在往回走到古道入口,建議不要將車停在古道入口造成會車困難,因為通往東埔溫泉的路已經很窄了。
↑接回公路之後可以繼續往父子斷崖方向,看到此標示牌即可左轉陡上。
我很納悶的是:為何一個國家級步道的入口會是這番模樣?
↑古道十分乾脆,一開始就來個連續陡上坡,沒在囉嗦的。
↑儘管陡坡在前,還是不忘苦中作樂。
↑不知為何,當我看到美麗的沙里仙溪段丘地形時,我突然想到瑞士東部的村落。
↑2014年拜訪瑞士東部小村落。
↑穿過一小片竹林後即可抵達有名的愛玉小站,老闆娘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而且告訴一個我們最不想聽到的消息:「2.5公里那邊昨天崩塌,所以不能過去了。」
儘管山上氣溫微涼,當時腦袋卻是一頭燥熱,我和小J可是開了2.5小時到這裡啊。
既來之,則安之,打算騎到崩塌處折返。
↑前半段林相普普通通,沒有令人驚艷之處。
在這個角落遇見一位剛從雲龍瀑布下來的男生,他說走到雲龍瀑布有通,但是看了看我的登山車,他說:「我覺得你的單車還是不要上去比較好,因為等一下很陡不好走。」
他甚至用手比了一個翻山越嶺的動作。
↑才一個轉彎,那位男生演示的翻山越嶺動作馬上變成立體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毫不保留。
↑遇見較窄的路段時,下馬牽車是唯一可行的方式了。
↑這個角落拍攝的畫面更有瑞士的鄉村感覺。
↑從這個角度就更能體會先人開闢此條古道的艱難之處。
↑父子斷崖的名稱極富故事性,看著眼前陡峭岩壁就可以輕易想像出當時的畫面。
↑在古道的路徑寬度目測約莫有1公尺寬,在古道上騎乘的感覺與林道完全不同,林道往往被豐富的林相包圍著,八通關古道卻像是騎在歷史裡,以為下一個轉角就會有什麼戰事發生似的。
↑不同造型的鐵橋也悄悄地成為古道的風景之一。
↑這些山裡的鐵橋讓我想起2016年在阿里山石山引水道遇見的那座崩壞的鐵橋。
↑隨著海拔的爬升,用登山車為背景來凸顯出古道寧靜與險峻的效果似乎越來越好。
↑健行者也很適合入鏡。
↑愛玉店老闆娘說的坍方處就是這裡,不過已經有人開出一條小通路。
↑這幅山與谷的組合,讓我想起在沙溪林道上也似曾相識。
↑2014 年第 3 次造訪沙溪林道時拍攝。
↑古道的林相雖然不像其他林道有造林區而蔥鬱,反而有一種緊湊的視覺效果。
↑3週前剛騎過北港溪,這幅畫面像是從更高處眺望開鑿在山壁上的能高大圳。
↑北港溪能高大圳(山壁上的那條通道)。
↑此行第一道小瀑布,行至此,雲龍瀑布就在不遠處了。
↑推完最後一段陡坡,接著就是快意的回程下坡了。一旁的山壁也出現猶如風乾版的屏東哈尤溪彩色岩壁。
↑上層瀑布。
↑雲龍瀑布應該大家而熟能詳的景點了,乾季還能有這樣的水量真得很難想像雨季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壯觀。
↑由此處之後的路段就必須要申請入山證了,後段只能待下回找個瘋狂的同好來申請過後再來探索。
↑過了雲龍吊橋,巧遇先到的兩男一女山友,兩位大哥一看到我牽著登山車,話題馬上就熱絡了起來,無論是三鐵、登山、健行或是旅遊都能聊,那種共頻猶如男生聚在一起總要聊當兵的往事般。
兩位來自台中的大哥是如此親切與熱絡,彼此留下聯絡訊息,相約下回一探戶外山林的魅力。
↑大夥一同下山,回程 2.5 公里處又再度崩塌了,大哥說早上也是他清理出一條路徑的,他請我們後退,然後用衣服矇住鼻口將砂石推下山谷,因為山谷風流動的關係,頓時塵煙快速往上竄起,形成一種超現實的畫面。
↑影片。
↑回程其實更不好走,尤其單車在內側,人則是緊臨深淵,更須留意步伐。
↑下山時已經來到三點多,光線讓整座古道和山城變得更有立體感,無論是炊煙裊裊或是餘暉斜照。
我和小 J 也及時在天黑前下山,完成這趟古道單車之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