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那些還不算太豐富的騎乘林道經驗中,無止盡追尋美麗深邃的林相是一種陌生的引力,從事先的路線規劃到清晨出發的期待,一切都必須從林道的 0 公里處開始,終至林道騎乘的最尾端才得以交叉驗證我僅是複製了別人的騎乘紀錄,抑或是自己寫下留下一條也能讓別人追尋的足跡。那樣的往上移動的過程都是往前與向上看的,眼前所及有可能是廣袤樹林、大片崩壁、懸崖瀑布,或者是山豬獼猴等,山腳下的風景往往是用原住民部落或是深切河谷搭配著,那是一種瞥見的動作,然後又繼續把視線回到眼前的山路上。
然而,卻有一條林道讓我眺望山腳風光的時間遠遠大過於眼前的深綠林木,那一片片分劃整齊的綠色稻田用一種幾何呈現著,搭配雲霧繚繞的遠山和大片白色矮房,我幾度停下來望著那片土地發呆,以為自己又回到瑞士獨自單車旅行的那段時光,對我來說,它不是錯覺,它就在眼前 ─ 台東關山的紅石林道。
↑紅石林道其實不難找,從關山鎮台九線的「紅石」路標轉進去約莫五分鐘即可抵達,車可停在派出所附近,0 K 起點處即在警察局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石部落的社區營造其實也做得很用心,若時間充裕,可以繞個一圈。
↑ 隨著高度和天候的交叉變化,可以看到山下的關山鎮以及大片綠色稻田在空間和視覺上的轉變,我私自以為這就是一種類訴歐洲鄉間的寧靜。
↑2008年瑞士單車旅行時所遇見的景象和關山真的好類似。
↑ 林道到10K 處其實都是很好騎的柏油路面,當然少了石頭路和泥巴坑,粗曠的味道也少了一些,至於林相也還不錯,但是我個人覺得知本林道更美。
↑ 這兩張照片意味著我停下來休息,也因為慢下來才有這些巧遇。
↑ 起霧後,又是不同的一番風景。
↑ 紅石林道的規劃其實算是很完善的,目的也是希望遊客除了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外,在視野上能有不同空間和高度的選擇。
↑ 在 5.5K 處遇到一位原住民大哥,我猜它是 10K 處的管制站人員。
↑ 紅石林道路面雖好,但是高度的變化卻讓騎乘起來需要多花一點心力,根據我的手機 APP顯示,10 公里的林道須從海拔 298 公尺爬到 1180 公尺,幸好有這些雲霧繚繞的迷濛,讓我幾乎忘記了溼透的身體。
↑ 活像潑墨山水的枯藤老樹。
↑ 10K 設有一個管制站,剛剛在 5.5K 遇到的大哥就是這裡的人員,他跟我說之後的路段只能用步行,機動車輛皆不能前往,大哥說目前通到 18K 處,我也知道裡面有一大片很美的竹林,大哥說走路來回最快也要三小時,只能期待下回再訪。他還提到下一個村落的延平林道最近預計要整修,因為天候雨勢使路面高低落差太大了,建議若要過去的話要留意。
這位年紀約莫和我相仿的大哥其實話很少,也許他害羞,又或許他不想跟我聊天,我倆的對話在幾次的問與答之後就沒太多交集了,不過我還是很感謝他幫我在10K的牌子處拍了一張照片。他們其實也是很辛苦的,雖然一週有三個人在輪班(八點到下午五點,夜晚不用),看他準備了兩支手機,一台收音機,一包菸,對於他的日常生活我也了然於心了。
ˇ
↑ 山中無甲子應該就是這副模樣了。
↑ 希望這個鎖頭鎖住的是山老鼠,不是愛山的人。
↑ 回程陽光灑滿在林道上,讓我遇見上山時沒看到的美景。
↑ 由上而下,風景變成一種可逆的概念。
騎乘感想:紅石林道路面不錯,林相中上,但是居高而下欣賞關山的稻田真的很美,那是不同於在關山環鎮自行車道看到的平面稻田,有機會您一定要來嘗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