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麼不好還上山喔?」說話的是小關山林道 14 公里處檢查哨的原住民大哥。
晴空當下,騎到此處已汗流浹背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只知道南方已經連續一週的豔陽天了,加上 4 月 6 日來獨騎這條林道時只到 11 公里處即折返,說什麼也要完成未竟的路段。
然而,我什麼都沒說,只是對檢查哨大哥點頭微笑,並默默填寫個人資料,一個人的林道,想和自己說的話總是比較多,於是繼續出發…
↑依舊還是先來看一下今天的3D軌跡影片
↑這半年陸續來寶來騎林道超過 3 次了,從台南開車到寶來已經不再感覺這麼遙遠,更何況今天晴空萬里,七點半就抵達寶來7-11。
↑天氣實在是太美好,讓我一直用 HTC E9手機逆光拍攝,雖然不可能有星芒,想讓林道看起來更立體的效果好像也還可以。
↑7.2 K 左右的檢查哨很適合乘涼暫歇一會,然後就是可以很舒服下滑兩公里多,當然,回程也還得很痛苦。
↑林道有八成的路面是由林蔭覆蓋,氣溫約莫 25 度C左右,哪裡有比這裡更適合避暑的地方呢?
↑造林與疏伐是這條林道存在的意義之一,不時可見樹苗以及零星的疏伐工人往來著。
↑這不知是不是所謂的附生?我倒是很喜歡逆光下仰望這樣奇異的組合。
↑雖然這一陣子工作極度不順利,山裡好像是唯一會讓自己平靜的地方。
↑遠方是全國最長的車行吊橋─「索阿紀吊橋」,搭配的是桃源高中部落,寬2.4公尺,長約260公尺的吊橋可通行3.5噸的卡車,亦可通往美蘭部落,吊橋兩側山豬造型的圖騰是一大特點。
↑去程時,寶來溪一直在右側伺候,陽光打在溪流上的反光像是有人拿了螢光筆在溪谷畫了線。
↑尚未到 14 K處的檢查哨就已經聽到狗吠聲,簡易哨所只見兩位大哥在值勤(後來下山時小聊才知他們是三人輪值,一人輪 24 小時之候,休息 48 小時),只要登記資料即可入山,不用再像以前要辦理入山證,下山時,大哥會檢查背包以確認沒有攜帶任何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有攝影機監控 ),當然,山老鼠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桃源鄉則是在左側伺候,這畫面其實一直讓我想到高雄茂林五公山林道最後幾公里處,似曾相識。
↑2016 年 4 月高雄茂林五公山林道一景。
↑沿途坍方處預計有五處吧,這兩兄弟開怪手的高操技術真的讓我嘆為觀止。
↑林道上,單車是最好搭配入鏡的東西。
↑山谷中,溪流是最好搭配入鏡的東西。
↑約莫 19K 以後,林相開始變得更為壯闊,此處是林務局造林區域,看的出來這些杉木年紀都還很輕,開怪手的大哥告訴我藤枝的造林區又比這邊更美一些。
↑我網路上都查不到「留佐屯山」的資料。
↑沿途會遇見兩座工寮,第一個工寮看似廢棄,支線0K處的第二座工寮則有人煙的痕跡。
↑對面的三層巨大瀑布一直吸引我的目光,無奈手機能拉近的程度有限。
有人知道如何底大該三層瀑布嗎?
↑林道後段幾乎都是在這樣涼爽樹蔭中騎乘,很是舒暢。
↑雖然近期沒有豪雨災情,但是山區午後極易下雨,這樣的天氣型態導致林道路面若非積水而土石鬆軟,那就是雨水把路面泥土沖刷殆盡,而且有上沖下來的石塊和枯枝已經使得登山車無法騎乘,尤其最後2公里幾乎都是推車的,另一方面,20公里後我已經找不到任何標示公里數的牌子,此行約莫騎到23-24公里處,該處有一坍方,四輪車已經無法通行。因此,就決定其行到此。
↑20 公里處的標牌是我見到的最後一個標牌。
↑回程下坡騎雙避震的單車十足過癮,視野上也不同。
↑這就是登山車在林道該有的模樣。
↑中午12 點半而已,對照早上的晴空萬里,此時已經烏雲罩頂,建議車友們來探訪的時間有拿捏好,盡可能在下午一點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