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阿里山眠月線!」
我們總是聽到山友們這麼描述這條被遺忘許久的路線,因為遺忘而失落,卻也因為失落而讓人更想去一探它最初的模樣和風光。
然而,對於愛山的人來說,這條阿溪縱走必經的路線從沒被遺忘過,無論是被大地回收的鐵道或是崩塌的隧道,都只會讓更多人憶起當年石猴車站的喧嘩和阿里山的二三事,那些沿途的曾經,如今成了山友們走上這條路線的必經。
「來趟石猴,是時候了!」愛山的人心裡這麼默許著!
↑先附上此行3D路線動畫。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是個很妙的地方,我的朋友們對於這裡的印象超過七成都是停留在小時候,也許是畢業旅行,也可能是跟上爸媽的公司旅遊,長大後,反而極少在滿布檜木、柳杉以及小火車的山裡頭溜達。
今天非假日,氣溫來到9度。
↑在沼平車站瞥見這紅白相間的車廂時,我彷彿回到2012年在瑞士自助旅行和瑞士好友Astrid在月台上道別的那一幕。
↑2012年瑞士自助旅行和瑞士好友Astrid在月台分別。
↑沼平車站旁的阿里山閣大飯店是起點,從這裡到石猴車站來回約8.3公里,單趟不休息的話,費時約2小時內。
↑沿途,距離的標記以不同的語言和格式呈現,無論你從哪個朝代或是國度走來,總是可以讓旅人明白置身何處。
↑當然,每個人都用熟悉的方式在標記著自己的事蹟,山林管理單位用RFID,山老鼠用噴漆。
↑大自然的猛爆力量我們都知道了,然而,親臨到隧道崩塌處的當下,對於眼前誇張的崩壞我們卻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呆望著。
↑來回都得經過這片崩壁,即使別無選擇,仍是在攀越的過程種感覺自己好像來一圓什麼夢想的錯覺。
您也是嗎?
↑鐵道被大地回收的速度之快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誰主宰著這裡總是要分出個勝負。
↑也許再過不久,說不定連明隧道也難逃被大地回收了。
↑從這個角度看明隧道,我突然想起2011年首次拜訪瑞士時遇見的蘭德瓦薩拱橋 (Landwasser Viaduct)
↑瑞士蘭德瓦薩拱橋 (Landwasser Viaduct),圖片取自這裡
↑隧道之所以讓人不安大抵是因為五官該敏銳的變的敏銳,該遲鈍的也變得遲鈍,更別說被921大地震襲擊的這座隧道了。
↑論不安程度,阿里山石山引水道的那座隧道也不惶多讓,無論是隧道內亂飛的蝙蝠、橫在地上的木堆以及積水泥濘的路面。
↑重錘轉轍閘柄轉轍器已經失去原本的功能,它再也無法決定小火車的去向,反而變成鐵道的印象。
↑一路上的隧道有長有短,長度往往都是倆人並走,還來不及道人長短就走完了。
↑誰都無法否認,高山鐵道的確有其魅力,那絕對不是道聽塗說,走過一次,任誰都可以把行走眠月線鐵道的驚險講得頭頭是道。
↑眠月線應該是一個會讓人注意腳下的時間多過於環顧周邊林相美景的地方。
↑每座橋梁都有自己的身分,數到第24號橋樑時,此行也接近終點石猴站了。這樣的經驗像極了騎公路車挑戰梅山36彎時,總是不斷地數著現在是第幾彎。
↑這裡的每個景物彷彿都繡上了學號和姓名。
↑後段的林相精彩萬分,有一種視覺慢慢由俯視變成仰視的錯覺。
↑對於這個磅秤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我想我們心裡想的答案都應該一樣。
↑抵達石猴,我們都錯過了那段風光的時候,陽光斜射,一片寂靜,沒有遊客,也沒有火車。
↑回程濃霧來襲,我悄悄在心裡給眠月線按個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