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偉大的林道致敬。」人們總愛這麼說。
對於丹大林道,每個人都選擇自己的方式來致敬 ─ 有人選擇騎單車一日單攻,也有人堅持以雙腳走一回,更有人選擇用機動車輛來快意移動,而我則是在有限的時間下選擇了從孫海橋騎單車到六分所來表達自己的敬意。
以前,我總以為「每個彎道與陡升都在叫你放棄」是文青的話術,當自己在20公里內要爬升到海拔2200公尺左右的途中,我突然頓悟到,文清的話是真的,坡度更是以 10% 到 20% 的姿態真切地展露著,在高海拔一切都變得如此現實之後,林道騎乘的體能與技術就不是三兩三可以蒙混交代過去的。
就在接近六分所的前四公里,一陣土石奔流以一種張狂的姿態宣洩著,同時微微阻擋了我的進路,大概也是在那個時刻吧,我決定向丹大林道,致敬。
https://www.relive.cc/view/vMv8QREojPO
↑先看看此行的3D軌跡動畫圖。
↑清晨四點半獨自從台南出發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是出發前總是掙扎的,兩個小時半的車程會讓自己在獨處空間裡思考著做這件事是不是值得有了更深的體悟。
↑往台16線盡頭的方向駛去,沒多久就遇見溪流與晨曦的組合,路邊停了2台車在捕抓這個美妙的時刻,我只是放下車窗,把手臂盡可能伸直,很多年很多年後,我應該會很慶幸自己當初願意停下車,伸出舒適圈。
↑把車停在11公里處的地方,其實已經解決落石砸破車窗的疑慮,雖然要往前多騎一公里,至少心安的出發。
↑趕在3月31日便橋拆掉之前來騎一趟,從丹大林道沿路無數裸露坍塌處來觀,誰也說不準會不會一個夏天過後,又要再等數個寒暑後才能再度開放。
後來看到自由時報寫著「鋼便橋」3/31拆除 南投七彩湖、六順山再度「與世隔絕」。我看著與世隔絕四個字突然覺得記者好像有點與世隔絕啊。(新聞報導連結請點這裡)
↑孫海橋上二分所管制哨前的 4.5 公里大概就是柏油鋪裝的路面,偶爾搭配一點小落石試試膽量,也試試水溫。
↑二分所的機車連已經蓄勢待發,單趟 30 公斤內的行李幫你載到七彩湖的價格是 6500 元。
我看著打檔機車後面鼓鼓的行李,再回望我肩上沉重的大背包,動力版跟人力版的差別大概就是這個模樣了。
↑曾騎過不少林道,六分所前的林相其實沒有讓人驚豔之處,更多的是高山的豔陽,偶爾轉幾個彎會看到壯觀的溪谷,那時候的視覺是最立體的,而且很神奇的是,在平地高樓會有的懼高症在這裡通通不藥而癒。
(話說當天有看到兩台豪華休旅車駛進林道後段,一台德國B牌,一台英國R牌,咦?不是有管制嗎?)
↑壯觀的山谷。
↑沿路停了好幾輛大型怪手,預估是林道崩塌時可以立刻清理用吧。若真是這樣,那更沒有理由不把握時光來致敬。
↑林道上公里數的標記有兩種,然後很妙的是,黃色的似乎是參考用,紅色的比較接近實際的公里數。
↑越接近中午,高山的日照越是凶猛,無處可逃,唯一的方向就是前方。建議真的要做好防曬以及水分補給。
↑不知名動物的屍骨早已分離,一切都風乾的模樣。
↑過了加年端部落後就是車友口中的大魔王了,無止盡的Z字形長陡坡,彷彿把昆陽上武嶺那段經典路線放在這裡反覆練習。
最後,我都分不清楚自己是來騎車還是推車的。
↑若我不說,相信你也沒看到我的單車。
↑
“稀哩稀哩”
在離我今天騎乘目的地3公里前(六分所),一陣聲響,然後就是無數碎石滾落在眼前,那聲響來的正是時候,剛好與自己設定的折返時間巧遇,那只能成全自己,若還有什麼遺憾,那就下次再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