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往台東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關於後山,究竟有哪些地方是自己非常渴望再去一次的?
戒茂斯上嘉明湖滿佈松蘿的森林是第一個印入腦海,但是它真的好遠,彷彿要開車跟走路三生三世才會抵達;我也想起紅石林道,但是管制站終究隔離了我和那片美麗竹林相遇的機會。
想著想著,車已行經過知本,有那麼一刻,2016 年曾拜訪知本林道裏頭的兩棵白榕壯闊身影突然浮現,我知道林道目前斷了,那些人與車爭道的榮景不在,白榕再也很難遇到訪客,直到隔天清晨,我小心翼翼地踩著崩壁的僅剩的踏點,步上林道後段,當我站在熟悉又陌生的白榕面前時,我知道我又回來看你了。
就是為了這一片榕景。
https://www.relive.cc/view/vMv8JX7GVP6
▲先來看看只行的3D軌跡紀錄。
▲此行乃趁著五個家庭出遊的晨間空檔而來,好友用11號公車,我則踩著2輪。知本林道水量豐沛,預估待我們下山時,遊客也會聚集了。
▲知本林道瀑布影像。
▲雖然林道路面並不是非常原始,但是該有的基本林相也沒缺席。
▲這間之前拜訪時幾乎荒廢的建築物如今成了「卡大地布傳統領域巡護所」
▲2016年探訪時建築物的模樣。
▲6.7K崩壁前的景致中規中矩的上演著。
▲6.7K的大崩壁可以說是膽識的試驗場,我個人認為踩點明確(有可能是山友通往大小鬼湖所致,或者是林務局工作人員的腳步),仔細慢行即可,好友沒把握,只能放棄,我只好一人繼續踏上探訪白榕的路。
▲大崩壁影片。。
▲過了崩壁印入眼簾的即是年久未有人煙的林道,樹木和雜草宣告著林道即將被大自然回收。
▲經過大崩壁過沒多久即與壯闊的白榕再度相遇,我不知道白榕佇立在這幾百年了,但是我知道上次我的到訪是2016年。
https://www.relive.cc/view/vMv8JX7GVP6白榕依舊令人讚嘆。
▲2016年的到訪時留下的影像。
▲林道後段的景致可看性和公里數成正比,然而,時不時傳了的動物狂吼聲仍是令人戰慄,吼聲是黑熊還是山豬早已失去判斷能力。
▲另一棵巨大的白榕已經不如第一次探訪時來的壯觀,可能是因為四周荒蕪一片讓視線極度受限。
▲對比6年前的紀錄,可見路面荒蕪許多,公里數的立牌也可見歲月的痕跡了。
▲上圖與下圖差不多是同一個角落拍攝,然而,六年的時間卻讓視線有著不同的感受。
▲很慶幸6年前有機會可以用單車紀錄知本林道,儘管此行6.7K後只能步行,然而,對於白榕仍是一見如故,是的,我就是為了你而翻山越嶺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