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公里,這是瑞士與屏東的飛行距離。
300公尺,這是柴山少女峰與柴山阿朗壹的海拔落差。
究竟柴少女峰是怎麼和阿朗壹古道有了連結我實在無法想通,就像為什麼「吃海產」三個字是早期通過中山大學警衛室攔查的通關密語般神奇。
儘管已經到過瑞士自助旅行三次,屏東旭海或是台東南田更到訪過無數回,但是我卻從沒登過瑞士少女峰,因為我私心認為瑞士還有更多秘境值得探訪,我也從來沒走過阿朗壹古道,因為它就在我的故鄉永遠守護著台灣最美的一段公路,終究會有機會走上一回的。
然而,有才如山友把這段海天一色取了名字,無才如我則靠雙腳定義柴山的秘境。
↑初聞柴山少女峰總覺得好妙,更妙的是入口之一在中山大學文學院旁,大概只有這個登山健行入口可以邊走邊看外籍老師在討論室跟學生上課吧。
↑此行3D軌跡圖。
↑上山主要的路線有A、B、C三條,我也不知道為何要選最陡最難的路線A,一開始,眼前的碎石路和接近70-80度的垂直坡簡直像是立體版的石板路。
↑途經一視野開闊的展望點,天空深藍的程度與南方炙熱的溫度成正比。
↑繼續無拉繩攀爬向上,女王鞋底抓不住地面,大小腿肌力不足讓她爬得更顯吃力。
↑每陡升一段後就會出現一個展望點,像極了高台跳水,若說先前的展望點的5公尺跳台,現在已經來到7.5公尺跳台了。
↑最後一段陡坡攀爬完之後,可以說已經來到10公尺跳台了,已經漸漸可以看見海岸那艘擱淺的貨船內部的全貌。’
↑在這裡,只差沒匍匐前進了,其餘各種考驗身子柔軟度的角落都出現了。
↑因為某種原因的關係,這裡妳絕對看不到任何的登山布條,有的只是很隱諱的字條,或者幾近隱形的字體。
↑各類的岩隙、洞窟和岩壁造就了一種連高雄人不一定來過這裡的奇特現象。
↑只覺得命名者真的太有才了,還好不是名為馬特洪峰。
↑「這樣的風景值得嗎?」登頂時,我這麼問女王。
「值得,但是太難走了。」她說。
的確,眼前的海天一色妙不可言,至於身後的建築物嘛,嗯,不可言宣。
↑這不是愛情鎖,也沒有橋,只是一把打狗鎖,仔細看,它也不為了要鎖住甚麼,這真是存在的最高境界了。
↑個人覺得長褲和手套是探訪這裡的基本裝備了,否則只會印象「深刻」。
↑女王被路線A的攀爬有點嚇到了,於是九龍榕只好我自己去探訪了。
由於最近去了不少溪谷,這裡就像是迷你版的一線天。
影片
↑整片九龍榕只有我獨享,配合遠方軍犬的狂吠,當下真是一個奇特的空間。
↑這是任憑你用任何鏡頭都無法將整片九龍榕塞滿畫面的誇張與奇異。
↑影片
↑回去和女王會合時,女王說剛剛有五個人由另外一條路去九龍榕,並問她要不要一起探訪柴山阿朗壹。
真的很感謝小獼猴登山隊的幫主和陳大姊等人願意收留我倆,讓我們有機會一探柴山阿朗壹的完整面貌,並且帶我們走B路線下山,免去A路線無繩索垂降回程。
↑下切阿朗壹需要拉繩一小段,接著就是海闊天空了。
↑一大片仙人掌就這麼出現在海邊,只能說自己少見多怪。
↑起點從這座廢棄的碉堡開始。
↑路程上上下下,遮蔽物甚少,夏季拜訪肯定吃足苦頭。
↑第一艘擱淺的貨輪讓畫面變得很有張力,少了它可就失色很多了。
↑影片
↑這個角落讓我想起去年紐西蘭自助旅行遇見的Nugget point。
↑紐西蘭Nugget point。
↑我常常認為,能夠和自己獨處的人在身心靈才是強大的。
↑這樣的景致也許明年雨季後就整個洗牌一次不復見了。
↑超大型麥克風。
↑往小漁村前的景色。
↑第二艘擱淺的廢棄貨輪依舊生動了畫面。
↑謝謝幫主跟陳大姐的辛苦領路,儘管我們今天才初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