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45分,我把車停在南橫公路梅山青年活動中心前,排在首位。
坐在已開啟的後行李廂上,我把登山鞋和背包牢牢固定好,深怕在南橫公路下午三點關門時間壓力下,一個輕忽,把「庫哈諾辛山」解鎖的同時,人和車卻也被上鎖了,儘管不會有真的鎖頭在前方等著,然而,自己心中每唸一次「庫哈諾辛」,彷彿就把我帶回2018年紐西蘭自駕途中,沿路遇到以原住民語命名而成的大小鄉鎮或部落。
直到我遇到在天池交通管制的兩位原住民大哥再度提醒我們中午12點若未到山頂就必須折返時,我才知道這一切不是幻覺。
趁著湛藍天空和連綿陡坡都如此真實呈現在眼前之際,我和學生S整裝開始出發好感受高山的微涼和腿內的乳酸。
儘管2008年曾騎單車走過南橫公路,我總以為「南橫」就是「難恆」,也許一場大雨過後,只能再用10年為等待單位,無止盡地遙想啞口的濃霧和大關山隧道的幽暗。
8:50上山,2:30下山之完整3D軌跡紀錄。請點下方連結:
https://www.relive.cc/view/v36APxjQzGO
↑2008年騎單車上到大關山隧道,當時已經冷到說不出話了。
↑先前的天池熱潮稍退之後,現在要排首位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是,南橫公路四月底開通之後,馬上熱潮又要來了啊。
↑天空跟溫度呈現出高海拔應有的精彩。
↑有幾段須拉繩,上上下下彷彿要喚醒全身的肌肉群以及打通任督二脈似的。
↑進入巨木群之後,人就彷彿變成了一支搖桿一樣,不斷地前後上下左右游移著,也對這群巨人猶疑著。
↑視野開闊之處,玉山之巔清晰可見。
↑後段的巨木群頗有北大武山鐵杉群的味道。
11:30分登頂,沒多久,四週的雲霧開始替等等白牆的戲碼上工。
↑儘管有趕路的壓力,我還是習慣走走停停,就怕告別了之後,再來此地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之所以喜歡高山,就是因為山高,所以一切變得很不同。
↑此行原本只有我跟學生S兩人,我向來不喜歡商業團,也不喜很多人一起爬山,兩個人常常是認為最理想的人數,今天上山巧遇一位高雄美濃的年青山友,磁場相近,我們三人一起走完全程,好咖真的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