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而言,旅行其實就短暫脫離舒適圈前往異鄉,基於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我們期待遇見和自己故鄉完全不同的風景和風俗。
在奧地利旅行的前四天,雖說入了境就要隨俗,當我尚未來得及問俗,又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無論如何,不同的文化的確給了我一個比較的基礎。若說要有甚麼相似之處,我想大概就是今天前往大鐘山(Grossglockner)的阿爾卑斯冰川公路了,約50公里長的路途中擁有36個彎道讓我想到了武嶺,沿途看到無數單車客對抗著濃霧和低溫,就為了抵達海拔2369公尺的法蘭茲約瑟夫觀景臺(Franz-Josefs-Hohe)或是挑戰到海拔2504公尺的Hochtor再下滑,天人交戰是我唯一想到的形容詞,隨著爬升的高度,更多的畫面重疊了我那僅有的兩次西進以及一次東進武嶺的印象。
四季讓阿爾卑斯山或是中央山脈有了不同的風景,單車客卻讓蜿蜒的山徑有了美麗的風光。我如是想。
↑我想還是因為德語區的性格吧,儘管昨天民宿老闆總是一副冷漠的姿態,但是早餐的花樣卻是優雅的,新鮮的草莓、藍莓、小紅莓等讓餐桌熱情了起來,我也發現無論在民宿或是餐廳,大部分在用餐到一半時就會有主人或是服務生過來詢問餐點是否滿意,往往無論美味與否,我都是回以OK。
↑今天的目的地是大鐘山(Grossglockner)的阿爾卑斯冰川公路,也是該加第一次油了,SUPER 95類似我們的95無鉛,加錯油種可不是好玩的事,我很仔細地確認了油槍,加油站皆採自助式,加完油到櫃檯報加油機台的號碼付錢後即可,歐美國家大多屬於此類。
↑原本打算租一台公路車並由小 J 駕車,一同征服阿爾卑斯冰川公路,因為下次何時有機會再來也很難說了,只是清晨Zell am see下起了大雨,加上小 J 對手排車還是有些恐懼( 應該很多人都是以前考駕照時考手排車,然後再也沒有碰過需要打檔的車了 ),索性作罷,儘管有些遺憾,但是要在低溫和大雨下挑戰阿爾卑斯冰川公路倒也不是這麼理智。此外,我留意到各大風景區都附近能見度很高的INTERSPORT運動運品店其實很少出租公路車,多以登山車以及電動輔助車為主。
門票要 34 歐元,聽說到ÖAMTC 或ARBÖ可以買到折扣7歐元的折價票,持折扣票到入口處能換票並通關。查了地圖,ÖAMTC太遠了,只能直接前往收費亭繳費。
↑這兩張從大鐘山官網引用的圖來看,單車客肯定會很有感,手排車又比自排車來的更深刻。
↑這條高山公路吸引了很多重型機車和單車客,山路多為兩線道,禁止併騎。
↑剛上山以為雨已經停了,但是後來發現等在前方的是濃霧,能見度極低,當然四周甚麼也看不到,只有地上的白線是明燈。
↑看著這些在陡坡上奮鬥的單車客,我絕對可以體會他們的感受,也知道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激勵,於是我開了車窗伸出大拇指並用適當音量喊著: Go!
↑相較於單車客,重型機車騎士卻是愜意多了。
↑關於那些足以普世認可的符號和圖騰,我們總是努力地追求著。
↑抵達 Alpine Naturschau 稍作休息時,原本一直煩惱這種天氣該如何繼續上山,我甚至還問了紀念品店的店員說山頂的天氣會比較好嗎?她回說不清楚。
的確,山中氣候變化總是難以想像,已經到了這裡,也只能義無反顧地繼續向上,以免興致沉淪。
↑Alpine Naturschau裏頭還有一些很值得欣賞的展覽,在影片撥放室,我看著眼前這對夫婦和小孩出神,全家人皆穿了整套的登山服裝和登山鞋,我心想:會不會從小他們就是這樣接受戶外教育以及培養對山林活動的喜好?我不得而知,當下只是羨慕這樣的教育方式。
↑沿路其實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單車客,也許對他們而言,單車是一種生活模式和運動方式,沒有甚麼所謂的熱潮和趕流行吧。
↑氣溫已經來到6.7度C,小 J 拿出她甫在紀念品尋獲的綿羊拖鞋。
↑大概是被濃霧鎖太久了,隧道前的觀景台明亮的天空讓大家都停了下來,關於殘雪,大人小孩都要踩踩它。很有趣的畫面。
↑過了隧道後,天空逐漸放晴( 照片的右方是明亮的 ),這大概是所以人都沒料想到的,也許每個旅人的情緒都像蜿蜒起伏的山路般上上又下下的吧。
↑山岳道路路面的品質其實很棒,說是二輪族的天堂也不為過。
↑影片
↑兩位大叔來自義大利,大概沒想到會有一個亞洲人蹲在路邊幫他們拍照吧。
↑福斯 LT 40 ,夠經典了。
↑畜牧業應該還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這台大約一般轎車 1/3 小的紅色車子可不是模型,它是汽車博物館的招牌,曾經在街上跑過的。
↑再一次有人請我們幫他們拍照,然後我們就會得到類似這樣沒有腳的照片。
↑越往山頂景色越是壯闊,低溫和細雨頓時都不算甚麼威脅了。
↑此行終點就是法蘭茲約瑟夫觀景臺( Franz-Josefs-HÖhe ),雨似乎也沒有想停止的意願,儘管這不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冰河(我最愛的還是瑞士的 Diavolezza 上所見的冰河,連結可以點這裡 ),但是我努力打著傘蒐集觀光客符號。
透過長鏡頭捕捉的畫面彷彿會有一股 Google 地球的感覺。
↑影片
↑再一次有人請我們幫他們拍照,然後我們就會得到類似這樣沒有冰河的照片。
↑總算有頭有臉,也有腳了。
↑我突然想起周華健的擺渡人之歌:「黎明冉冉甦醒晨霧中,他慢慢走來,晚霞漸漸昏暗暮色裡,他將要離開。」
雨看起來也不可能停了,儘管流連,卻也不忘返。
↑回程的一座教堂再度驗證了我的觀點,教堂本身其實沒有很美,是壯闊的風景成就了它。
↑原路下山時,突然發現上山時因為濃霧而沒看見的景色都一一浮現了,甚至有一種早上好像沒有走過這條路的錯覺,雨勢極大,看到這位單車客還是心生佩服。
↑離開大鐘山之後,即前往阿亨湖( Achensee )的住宿點 Hotel Klingler,這家飯店同時擁有餐廳和旅館,而且樓下就是 SPAR 超市( 很多歐洲大型運動賽會都看的到的贊助商,另外一間超商 Billa 似乎比較少看到贊助,我自己的觀察而已 ),旁邊即可搭公車約十來分鐘可到阿亨湖,當然依照慣例,Garmin 導航又是迷航,接待的老闆臉色也沒太好看。當晚,我們選擇飯店另開的 Klingler 餐廳( 在我們房間樓下而已 ),照例點了炸豬排,不過這次不是點維也納炸豬排,而是 Innsbrucke r豬排,很特殊的味道。
↑大概是一直都沒有遇到態度非常棒的服務員吧,以至於眼前這位化著像歌手艾薇兒(Avril Lavigne)眼妝的女孩非常親切的跟我介紹菜單時,她微笑的姿態立即讓我和小 J 對她產生好感。
離開要付帳時,她到桌邊還結帳,由於帳單金額有小數點(即分),我跟艾薇兒( 後來我跟小 J 都這樣稱呼她 )說沒有零錢可以給鈔票嗎?她說:不用,沒關係。我說: Really? Why?
“Because I like you.” 她如是說。
Johanna Klingler,她寫下她的名字。
@今日行程: Zell am see→大鐘山→阿亨湖
- Aug 29 Fri 2014 18:03
阿爾卑斯山印象-奧德瑞義 Day-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