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流浪印象 (70)
- Dec 11 Mon 2006 11:32
冷山
- May 27 Sat 2006 11:06
靠岸
- Apr 27 Thu 2006 21:41
溫度
- Dec 01 Thu 2005 22:38
重新想像旅遊
「一張機票花光所有積蓄,飛機飛個兩、三天,時空錯亂,便有那麼一點流浪的意思了,如果在塞納河畔、萊茵河畔住一年半載,就覺得自己脫胎換骨成藝術家,所以旅遊是一種病態,病在誇大與錯覺。」─周芬伶,作家。
我在駛往東部的火車上、搖晃的車廂中瞥見報紙副刊裡這段話,不管她的論點是否偏激,但仔細想想或許有幾分道理。然而,看完她對旅遊病的敘述,我倒是想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古諺,或者說這段話只是用來安慰自己罷了,當自己沒有時間與能力可以到達那個在旅遊探險頻道、旅遊雜誌中不斷被提及的夢想國度時,在島上寬心地四處晃晃好像也不錯,甚至自己的身邊突然出現了很多好山好水都不自知。
這也讓我重新思考當初坐了十幾個小時出國旅遊的目的是什麼?為了那體會那一股冰天雪地的迷濛氣氛嗎?還是只是旅遊病菌的發作讓我無力認真思考目的地?雖然我還是很嚮往紐西蘭的自然景觀,但我卻慢慢喜歡上墾丁五星級飯店內的大彈簧床與豐盛的早午餐。墾丁離我家一小時多而已,夠近,自然也不用時空錯亂,也不會有時差的困擾,多的只是遙想─趴在飯店游泳池畔,眺望著深藍與墨綠海水相擁的小灣,或許我會看見那年暑假在普吉島海邊嘻鬧的妳。
- Nov 20 Sun 2005 01:49
在空谷飛翔
非假日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其實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冷清。除了載滿老人團的大型遊覽車外,還有金髮藍眼自助旅行者、一輛輛沾滿淤泥的休旅車、全家福健行客等等─散落地、集團地、有目的地、無目的地漫遊與穿梭在這個峽谷。
記憶中,完整走過中橫公路的經驗只有一次,大都時候,不是東進到合歡山就是西行到天祥就嘎然停止了,沒走下去的原因早已不復記憶,印象之模糊猶如回想很久以前自己曾作過的青春大夢,遙不可及。
十一月的山裡頭,也許是風大,又或許是天冷,上山下山的人都以開車居多,而我卻選擇騎摩托車來到這裡,儘管騎機車的人少到讓我誤以為闖上高速公路,而且冷空氣也讓我鼻涕直流個不停,然而可以換來更有深度的視野也是值得的,至少興致所致即可把腳往路邊護欄一蹬,直往峽谷底眺望,而底下河床的那塊彷如巨大起司蛋糕的大理石,讓我驚覺以往從車內望向窗外的景色,其實只是太魯閣的半片天而已,壯闊的立體空間是無法在車內吹著暖氣想像的。
- Nov 04 Fri 2005 10:47
三個城市
朋友問我是否去過很多國家,她希望我寫出三個最愛的城市,我猜這應該是類似什麼部落格串聯的活動吧。
在這個忙碌又有點茫然的時節,旅行大概是生活中最後被計畫的事件了,既然無法在行事曆上擠出一個空格容納某個國度的繁華或是某個城市之靜謐,讓思緒在爬格子中活動一下應該不為過。
三個城市?剛好我只去過三個城市,時間與過程已經有點模糊了,然而,印象卻依舊如南半球雪梨達令港的景致一樣鮮明。翻了一下護照上的出入境戳記,三個國家為澳洲、加拿大、泰國,時間分別是2000、2001以及2002年。在學生自掏腰包旅行還是有點困難的年代裡,當時半工半讀還算不錯的待遇讓我得以完成一年出國一次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