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巒大山三角點回到登山口時,天空的雨任性地下了起來,我和Y連想要奔跑回停車處的力氣和已爬升的海拔一樣歸零,Y 打開僅存的麵包混著山嵐吞了下去,我則瞇著眼皮回想著今天是怎麼度過這十個半小時的?
是時間感作祟還是對三角點的執念?又或許「西巒」大山就是讓我倆「去亂」的 ─ 去亂一下自己的舒適圈,看看這條單攻路線有多瘋癲;去亂一回自我的極限,想想身心本來就是需要考驗;去亂一下自身的心跳,試試順暢的呼吸是否跑掉。
- Aug 02 Tue 2022 14:37
去亂 ─ 記西巒大山單攻
- Jul 27 Wed 2022 01:16
榕景 ─ 記台東知本林道再訪
在開往台東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關於後山,究竟有哪些地方是自己非常渴望再去一次的?
戒茂斯上嘉明湖滿佈松蘿的森林是第一個印入腦海,但是它真的好遠,彷彿要開車跟走路三生三世才會抵達;我也想起紅石林道,但是管制站終究隔離了我和那片美麗竹林相遇的機會。
- Jul 23 Sat 2022 10:58
大暑 ─ 記滿州鷹石尖 + 車城下水堀地下河海蝕洞秘境
關於秘境,我們都喜愛探訪,只要找的到秘方,自然就不是秘密。
儘管在南方長大,但是對於國境之南的地與景我還是很陌生的,以前少了勇氣,現在則需要多點衝勁,儘管大暑在前也無懼。
- May 09 Mon 2022 09:55
前景 ─ 記「大霸群峰」探訪
前景看好,人們總是習慣這麼說。
- Apr 18 Mon 2022 12:29
難恆 ─ 記南橫「庫哈諾辛山」單日往返
清晨7點45分,我把車停在南橫公路梅山青年活動中心前,排在首位。
坐在已開啟的後行李廂上,我把登山鞋和背包牢牢固定好,深怕在南橫公路下午三點關門時間壓力下,一個輕忽,把「庫哈諾辛山」解鎖的同時,人和車卻也被上鎖了,儘管不會有真的鎖頭在前方等著,然而,自己心中每唸一次「庫哈諾辛」,彷彿就把我帶回2018年紐西蘭自駕途中,沿路遇到以原住民語命名而成的大小鄉鎮或部落。
- Jan 29 Sat 2022 11:23
魔戒 ─ 記戒茂斯上嘉明湖兩天一夜
時間回到 2014 年的 8 月,那時候我和 J 正在奧地利的鄉間自駕遊,周遭滿佈著不熟悉的事物,無論是德文路標或是手排汽車,甚至是駕駛習慣等,隨著里程數的增加,我的不安也沿路堆疊了起來,就在接近當天預定的健行目的地時,雨水不爭氣地落了下來,以一種毫不妥協的姿態。
- Dec 08 Wed 2021 07:34
未至 ─ 記南投人止關峽谷一線天
秘境一詞總是這麼弔詭,你以為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往往發現最慢知道的是自己,我常想,會不會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只是我們把它塑造的過份神秘,以至於成了許多人心中的未至之境,到頭來,它只是一個比較少人去過或者知道的地方而已。
台14線上的人止關肯定是每個人通往清境或是合歡山都會經過的一個點,網路資料縣市:「當地因眉溪流經於仁愛橋至大觀橋之河段形成峽谷,地勢自成天險,故於清代令禁漢人上山止步之地而得名人止關。日治初期,居住在人止關兩側崖壁上的台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為守護自己的領域,倚仗著天險而擊退了日軍,此役為史稱人止關之役。」
- Dec 05 Sun 2021 22:48
敬山 ─ 記奇萊北峰單攻
關於「愛爬山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預言我們都耳熟能詳了,爬山這件事可以替換成任何一種活動,然而,這些孩子最後有沒有變好我們卻不得而知,也不會有人想要知道。
我常想,若可以用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林間兜兜轉轉,或者花很多的精神在山裡野上野下,甚至對同一座百岳重覆探訪來驗證自己上一次上山的感動和不安, 那麼,孩子會不會有變好的可能?
- Nov 20 Sat 2021 23:07
吩咐 ─ 沙溪林道探訪順登尾寮山
好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只能聽病毒的吩咐,形形色色的人們或煩躁或沉靜,或者說,無形的是恐懼,有色的是壓力,於是,人們不能走遠,也不敢靠近,彷彿留在原地才是唯一的等待。
- Apr 15 Thu 2021 11:21
複習 ─ 白毛山林道晨騎
躺在露營區的那棵老龍眼樹下乘涼時,不久前才將36位來此進行戶外教學的學生送回學校,身為帶隊老師的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就在我躺在草地上耍廢滑手機找附近景點時,赫然發現去年八月探訪過的阿冷林道竟然就在露營區附近(先前精彩的圖文全紀錄請點這裡),然後,再仔細放大Google地圖,白毛山林道也來湊熱鬧,當下立刻起身,管不了舒服的微風跟柔軟的草地了,騎上Dahon JP8小折去複習阿冷林道,隔天清晨則去探訪白毛山林道。